第24节
作者:明开夜合      更新:2022-08-25 02:30      字数:3866
  第20章 水乡泽国(03)
  雨早起就开始下, 田间地头,雾蒙蒙的一片。庄稼地里还未收成的水稻蔬菜, 叶子让雨水浇得清透碧绿, 雨丝倾斜着飘入河水之中,天地之间像是稀疏地拉起了一张网。
  兰桥小学门口的泥巴地操场, 经人践踏之后, 泥泞难行。
  林媚室外授课的计划被打乱,只得局促在房间里, 让孩子们把桌子排列得密集一些,尽可能地坐下更多的人。
  中午放学, 雨下得更大, 有些家里的孩子没有雨伞, 便把破烂的外套往头上一顶,说了句林老师再见,踏着泥泞, 就这样冲进雨幕之中。
  何娜还没走,等所有人离开教室之后, 她走上讲台,“林老师……我……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林媚一直有注意到她。
  何娜是这些孩子中最认真的一个,她是六年级的, 个子瘦高,坐在最后一排,在林媚讲课的时候,背挺得笔直, 听得全神贯注,时不时地往本子上做笔记。
  林媚温柔笑说:“当然可以。”
  何娜便把那种几毛钱一个的本子翻开,手指点着自己的笔记,正要说话,门口传来声音。
  “林老师,”王校长敲了敲门,“吃饭了,还不走啊?”
  林媚笑说:“何娜有几个问题,我讲完就去……”
  “那一块去我家吃吧,就添双碗筷的事。”
  何娜局促,“不,我……”
  林媚看着她,“跟林老师一起过去?正好边吃边聊。”
  雨下得大,往王校长家去的路上,林媚搂着何娜的肩膀,尽量的把伞往她那边倾斜。
  风大,顶着伞面,一不留神就要掀翻过去。水渠涨水,水声哗啦,雨幕密集,远处的农田和房屋已经看不见了。
  吃饭的时候,林媚长说她当年在英国留学勤工俭学的情况。
  何娜澄澈而明亮的眼睛一直看着她,只顾着听,连筷子也没落几下。
  下午雨势更大,三点的时候,天就已经黑得看不见了。
  教室里没有铺水泥,只在红土上洒了一些细小的石子,连下一整天的雨,地上开始汪起积水。
  王校长怕晚了孩子们在这种天气回家不安全,提前给大家放学了。
  暴雨如注,伞已经没法撑起来了,林媚被雨淋了一身,去往王校长家里洗澡换了身干净衣服。
  人不敢再出门,雨声轰轰,天黑得像是闷在墨水瓶子里。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村支书穿着雨披和雨鞋,提着手电筒,前来挨家挨户地敲门,让大家把值钱的东西都往高处放,说受台风影响,这雨一时半会儿可能停不了。
  雨水浇在雨披上,哗哗地响,村支书的雨鞋了已经灌了水。
  王校长让他进来躲一躲雨,喝杯热茶,他摆了摆手,高声说:“还有二十几户没跑呢,水势涨了,晚上还得去巡查堤防!”
  ·
  雨一晚上没停,早上林媚起床一看,登时一惊——雨水已经把床脚淹了一半。
  好险她箱子搁在桌子上,还没被淹到。
  泥水浑浊,拖鞋已经捞不到了,林媚蹚着水,走到桌子旁边,打开了箱子,从里面拿出一双换洗的运动鞋穿上。
  推开门一看,王夫人正拿着瓢,徒劳地往外舀水,王校长往身上系雨披,似乎正要出门。
  林媚忙问什么情况。
  王校长匆忙套上雨鞋,“四堰河凌晨决口了,咱们下游这一片全淹了,学校地势高,十几个住在附近的孩子和家长都自发地跑去了学校,可是水势太大,学校也淹了,现在被困在了教室里……咱们已经有两个老师过去帮忙了……“
  林媚忙说,“我也去。”
  “林老师,你就在屋里呆着吧,水不知道淹到有多高了……
  林媚坚持,“我跟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越往学校方向去水越深,等到了操场,已经没过了大腿根。
  水流打着旋儿,把人往更低处的地方推去,人站立困难,行走更困难。
  水顺着低矮的窗子哗哗往里灌,十几个孩子被学校的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集合到了一个教室里。桌子拼到了一起,孩子们就依偎着站在桌子上,然而水已经快要没过桌子腿,过不了多久,孩子们全要泡在水里。
  林媚和王校长蹚着水,互相搀扶着走到窗户外面,扒着窗户跟里面的两位老师对话,“情况怎么样?”
  教数学的张老师抹了一把脸,“不行,我试过把娃儿背出去,没走几步就回来了,水流太急,怕把娃给摔了。”
  王校长焦头烂额,“这可怎么办?”
  林媚四下望了望,“有梯子吗?咱们搭个梯子,先把孩子挨个抱上楼顶,再想办法送出去。”
  “梯子有!”一个孩子高声说,“在三年级教室!”
  林媚让校长站在原地,自己手扶着墙壁,一点一点费力地往三年级教室挪去。
  捏着门把手,把门打开,一股粗壮的水流顿时冲开了门板,灌进教室里。
  林媚差点儿被水流裹得摔倒在地,死抱着门框,等水势缓了些,再贴着墙,一步一挪。
  梯子放在对面墙根处,林媚摸到了,却发现根本没法在这样湍急的水中扛着出去,便把梯子放倒,浮在水面上,慢慢地往外推。
  被水裹着,稍不留神就得一个趔趄。
  水冷,风大,蹚一会儿,便觉得力气正在飞快地流逝。
  天上暗云堆积,似乎还有暴雨将至。
  ·
  凌晨一点,铜湖市武警机动中队的营房里,骤然响起紧急集合的哨声。
  五分钟,所有沉睡中的战士在操场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中队长陆青崖立在队前,敬了一个军礼,声音洪亮道:“铜湖市雄化镇四堰河河堤出现决口!应总队汛期工作部署,中队立即开赴雄化镇抗洪抢险!”
  动作迅捷,步调一致,中队除留守营房的一个排,其余90多人纷纷坐上运兵装甲车,与铜湖市消防支队的两支中队,一同向雄化镇进发。
  陆青崖和沈锐坐在吉普车里,窗外夜景急速后退。
  沈锐看了陆青崖一眼,“……林小姐支教的地方是不是在雄化镇?”
  四堰河河流地势高,汛期时水平面高出雄化镇的平均海拔,一直以来,就是铜湖市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年前,四堰河也出现过一次大的决口,那也是陆青崖第一次执行自然灾害抢险任务。
  陆青崖“嗯”了声,摸出手机,给林媚拨了个电话。
  无人接听。深夜,也属正常。
  他没再打,把手机揣回口袋,经沈锐同意点了支烟,抽了几口,把此刻过于私人化的担忧压下去。
  两小时后,近300人穿着救援设备的队伍,在河堤上集结,与当地的干部汇合,商讨解决方案。
  溃口长达30米,湍滚汹涌,这种情况之下,投沙包显然无济于事——水浪湍急,沙包一丢下去,立即便会被冲走。
  观察过形势以后,最后定下第一个行动方案:战士们绕到下游,在河流中拉出一条钢索,在钢索的助力之下打上木桩,再抛投沙包。
  应急探照灯射出白闪闪的灯光,照向河流中心,两名战士游到河对岸,向河中伸出钢索。
  随后,陆青崖和消防一中队的王队长跳下水,捏着这一岸的钢索,奋力往河流中间走去,试图让两根钢索合拢。
  水深齐腰,越往中间去,水流越急,形成一个飞速旋转的漩涡。
  陆青崖率先走到了河流中间,伸出手去够另一端伸来的钢索。
  忽然,一股浑浊的水浪打来,裹着砂石、枝叶,带着巨大的压力冲击而下,铜墙铁壁一样把人往前一推。
  陆青崖顿时失去中心,脚下打滑,往河水中扑去,一个浪头拍来,带着泥沙的河水呛入口中。
  陆青崖奋力仰起头,手臂猛一用力,捏着钢索勉强维持住身形,高喊:“王队,你别过来了!”
  待这一阵急流过去,他抓着绳索退回岸边。
  泥水呛得喉咙发疼,嘴里一股怪味儿,他呸了两下,也顾不上了,直接向支队副参谋长李钊平汇报,“人站不稳,即便绳索合拢了,木桩也打不了。”
  天上还飘着雨,穿着橙色荧光背心的战士们立在被沉沉夜色笼罩的河堤上,听候下一步的指示。
  镇政府的领导在跟李钊平讨论目前的情况,“……农田和鱼塘都淹了,下游的兰桥村、新风村受灾严重,我们已经派出干部救人了,但农村地区居民住得分散,进展十分缓慢……”
  陆青崖从沈锐手里接了一瓶水,正在漱口,听见“兰桥村”三个字,心脏顿时一提。
  救灾现场即是战场,容不下太多的私人情绪。
  陆青崖定了定神,继续参与探讨第二套作战方案。
  天气预报中午十二点还有一场强降雨,他们必须在九小时内把溃口堵上。
  很快讨论出了结果:用钢丝扎出四五米长的铁笼子,把沙包装在铁笼子里,再用挖掘机把铁笼子抛下去,补住溃口。
  上堤的路不通,挖掘机无法开进来。
  约三百名战士兵分两路,一路帮忙疏通道路,一路去附近的砂石厂装填沙包。
  天上还飘着雨,探照灯下,战士们埋头苦干,以最快的速度,用铁铲把沙土装入编织袋中。7万多个编织袋,他们要赶在明天中午第二轮暴雨来临之前装填完毕。
  在高度集中和紧张之下,累的感觉很快消退,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一点,再快一点。
  夜色之中,橙色的背心汇成了一股溪流,联通了砂石厂,运输卡车和堤岸。
  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手套磨破了,扔掉,直接用手。
  帽子湿透了,摘下来抖一抖,继续戴上。
  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
  天光大亮的时候,7万个沙包终于全部装填完毕。
  他们却一刻也没有休息,把沙包装上车,装不下的,就流水线运输。
  五十斤重的沙包,一个接着一个,一刻不停地在战士地手臂之间,向着远处地堤岸传递下去。
  溃口附近,铁笼已经扎好了。
  很快,第一个铁笼被装填完毕,十几人抓着铁丝,喊着一二三,把笼子推下水。
  第二个、第三个……等第七个铁笼子下饺子似的落水之后,溃口处的水势终于减缓。
  河流中间的部分,人力不能及,大家把装好的铁笼子推上挖掘机的铲斗,再由人工操作,把铲斗中的沙包和铁笼子推入河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