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作者:漫漫行      更新:2022-08-30 02:02      字数:6527
  “阿华今日过来了,正好, 也不需要我单独宣你了。”沈皎放下手中正在批改奏疏的笔,对着阿华道:“过几日,江南的女子书院就要建成, 坐落在金陵内 。”
  阿华听到这个消息后,明显吃了一惊。今日她还和同窗讨论元嘉郡主要在大齐境内增加女子书院的数量, 却是没有想到今日就听到元嘉郡主已经在金陵筹备建成了第二座女子书院。
  “我想要派几个京华书院的学生过去宣讲,为江南女子普及书院的好处,阿华你便是我的人选之一。只不过,金陵离京城路途遥远,”沈皎将目光放在阿华身上,问道:“你可愿去?”
  “阿华愿意,这是阿华的荣幸。”阿华赶紧应道。能作为京华书院的代表,参加这样一场宣讲,实在是一个荣幸至极的机会。
  “你向来稳妥,如今在京华书院中,也是不错。这次我选去金陵的学生,除了你之外,还有不少。”随后沈皎报出几个名字,全都是京中高门显贵之女,随后沈皎看向阿华,问道:“你可知道我选择让你前去的原因?”
  “阿华愚笨,请郡主明示。”阿华起身行礼道。
  “你入学京华书院这么九,对我创办女子书院的目的应该是有一定了解的。”沈皎对着阿华明示道:“我意在天下女子,无论家世高低,皆可有书读,有学上,我的书院绝不会拒收平民之女。而现在,依旧有不少人不相信,或者说有不少人不知道平民女子读书的重要性,认为平民之女读书无用,我希望你的存在能够让这些人懂得平民之女读书,一样可以前途似锦,为家里带来荣耀。”
  她之所以选择阿华,是因为阿华一个月前通过了她在京华书院的考试,待其从京华书院学成后,便可来到郡主府任职,这将是她郡主府中收来的第一个平民之女的任职。就如之前的阿新,她现在对阿华同样报有期待。
  “阿华明白,必不负郡主重任。”阿华应声道。
  随后,沈皎和阿华又聊了聊京华书院今日的录取之人,随后便让人离开了。
  待阿华离开后,沈皎看着眼前的阿新道:“身子可好了?”
  “多谢郡主关心,今日已经大好,本想要明日再来服侍郡主,却是没有想到今日便收到郡主的召见。”阿新听到沈皎的问话后,心中感动道。
  “你好了,我也就安心了,近日事情繁多,离不了你。”沈皎笑着看着眼前的阿新,如今的阿新已经年近二十,却是没有嫁人,而是选择服侍在她身边,她说过其很多次,却是怎么也不能让阿新改变主意,最后索性她就不管了。
  如今的阿新,再也不是被她刚刚捡到的那个小孩子了,如今的阿新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在郡主府上已经是一名长史了。阿新,终究是没有让她失望。
  由此可见,女子只要培养得当,未必就比男子差。
  正在这时,一名侍女前来禀报道:“郡主,宫中来人,陛下召见。”
  紫宸宫
  三十多岁的永昌帝看着面前的沈皎,笑着道:“听闻今日京华书院公布新入学的女学生名单,可是轰动一时,到现在京华书院的门口还是被人围得水泄不通呢。朕在此恭喜元嘉妹妹了。”
  沈皎看着眼前的永昌帝,笑着道:“若不是陛下鼎力支持,元嘉就是有再多的想法,京华书院也得不到如今的成就。”三年前,天和帝退位,称太上皇,将皇位传给太子,也就是如今的永昌帝,卫皇后被尊位太后,谢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原太子妃为皇后,嫡长子萧铭被封为太子,自此新的一朝开始。
  很多人都以为天和帝退位只是做做样子,博一个好名声,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天和帝成为太上皇后,真的放权了,将权利完完全全地交给了永昌帝,然后每日除了教养起孙子,就是养花弄草陪伴卫皇后,若说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天和帝自己在宫里开了一片农田,专门研究栽种各种改良的粮种。
  沈皎本以为太子不会如天和帝一般信任她,但是出乎她意料的是,永昌帝和天和帝一样对于她做的事情,一如既往的支持。沈皎感觉到,天和帝定然将国师对她的批命告诉了永昌帝,不然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特别是五年前,她要创办京华书院的时候,京中学子抗议,除了她接连五日拜访各大世家家主,京中书院的院长,还有京中的各大鸿儒外,最少不了的就是太子和卫家的鼎力支持。若不然,她是建不成京华书院的。
  而这些年,京华书院的发展如此迅速,也是永昌帝扶持的结果。
  沈皎知道永昌帝找她前来,定然是不会只为了这件事情。果然,便听到永昌帝道:“北方大捷,谢将军立下大功,朕要在宫中设宴庆祝。”
  永昌帝所说的谢将军便是谢晴,自三年前谢晴镇守北方边境到现在总算是大胜而归,这让她心中多年的担忧终算放下了些。
  她现在内心十分激动,不只是对好友归来的高兴,还有便是她筹划多年的心愿终是可以提上议程,谢晴的归来将是她强有力的助力。
  第337章 童子试
  元嘉长公主府, 正院。
  沈皎和卫赜相对而坐。
  “刚才我看到谢将军出去了。”卫赜温柔地看向一旁的妻子, 问道:“对那件事, 可是已经提上议程了?”
  “不错。”沈皎承认道:“赜表哥也知道我的志向是什么, 为了这件事情, 我准备了十几年, 特别是从入朝之后,这些年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给此事铺路。”
  “如今, 各个地方的学堂已经建成, 寒门学子已经更多的走向朝堂,相信过不了多久, 和世家就会达成平衡的局面。”在这方面, 她不得不佩服世家的远见和学识, 在建立学堂后不久,世家也派遣自己家族的子弟入学堂学习,不再是固步自封的局面,世家的开拓精神, 她觉得便是其能够长时间屹立在朝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熙和军入朝,这些年逐渐建立了不少的军功, 谢晴如今也官至正三品将军,这个年纪,便是男子也少有人能及, 熙和军的其他将领也都官职不小,这些年, 熙和军的战绩满朝可见,绝对是军功累累,不输于任何一支军队。”
  “我入朝也有接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间,我创学堂,推广土芋,开化百姓思想,治理水患,修正晚膳大齐律,创建女子学堂,为大齐也算是做出了不少贡献,赢得了不少名声。我官至正三品,也算是朝堂大员,权重一方。”
  卫赜看着眼前的妻子,眉目间带有的自信,不由一笑,他喜欢妻子这样自信从容的样子,这就是他心仪的爱人。
  “这五年,我创办京华书院,广收天下的女学生,不论家世高低,费尽心血培养了一批有学问,有理想的女学生,这些女孩子,她们有着经世致用之才,学问见识绝对不会比男子低上多少,更重要的是她们心中有理想,有上进心,她们希望能够依靠自己在这个世上站稳脚跟。”沈皎想着自己培养的那群女学生,不由慈爱地一笑。
  “熙和军和我为这些女学生铺垫的路已经足够长,足够宽。现在也是时候让这些有理想的女子,有本事的女子走向朝堂,为大齐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不是屈才于内宅府邸之中。”
  卫赜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妻子的格局是远大的。他的妻子想要的绝不是自己一个女子,在朝堂上的一枝独秀,都是满庭芬芳。她想要的是女子能够真正地站在朝堂上,有着可以和男子比肩的地位,让天下有本事的女子可以人尽奇才,光明正大地站在朝堂上,共议朝政。这些,才是妻子最大的愿望。
  “阿皎志向远大,既然有这个抱负,便放手去做,我永远在你背后。”卫赜将妻子的手握在手中,承诺道:“你只要记得,若是有一天,你累了,想要休息,只要你回头,便会看到我,我的肩膀永远让你休息依靠。”
  对于卫赜的承诺,沈皎没有说谢,她们是夫妻,早已不需要这两个字。
  “我知道。”沈皎用手回握住卫赜,两人相视一笑。
  征北将军谢晴回京后,永昌帝在宫中设宴,庆祝熙和军大胜而归。
  半个月后,元嘉郡主和征北将军谢晴连名上书,请求永昌帝在今年的童子试中,允许女子参加,满朝哗然。
  “陛下,此乃荒唐至极之说。自古以来,哪里有女子可以入仕的说法?”一位吏部的官员,听了之后立即愤怒地反对道。
  “花大人此言,是说我不是女子,还是说站在这朝堂的熙和军将领不是女子?”沈皎嗤笑道。她知道,自己和谢晴的这一上书,这些人必然又要拿自古以来没有女子入仕的说法来弹压她们。但是,有了她和熙和军的众人,这个说法就要作废。
  “就算是本朝有女子入朝的前例,但是普通的女子又怎么能和郡主和谢大人相比。女子居于内宅,见识浅薄,目光短浅,她们知道经史子集吗?知道大齐律吗?”这位反对的没有了刚才的怒气,似乎要心平气和的和她们讲道理。
  “这也不是天下所有的男子都知道经史子集,都知道大齐律。”沈皎也是平和地道:“元嘉和谢将军要求的不过是女子能够有机会参加童子试,能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学,为大齐广纳贤才。科举凭的是才学,有才学就可,若是女子能中榜,便足以说明这些女子的才学担当得起这功名,至于大人所说的会不会经史子集,知不知道大齐律,若是这些人都能通过应试,便足以说明她们通晓经史子集,熟知大齐律。”
  科举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不公正性,但在选拔人才上,却是最公正合理的方法。
  之后依旧有不少人拿女子无法担当重任说事,沈皎和谢晴便将熙和军的战绩,以及沈皎这些年在朝中创下的政绩拿来反驳这些人的说此,最后将这些人辩的哑口无言。
  一日的朝堂根本无法得出结论,这场朝堂争辩一直持续了十日。终于在十日后,沈皎和谢晴取得了胜利。永昌帝同意在今年的童子试女子亦可以参加。
  大家都明白,一旦童子试可以让女子参加,那么接下来的乡试,会试,殿试只是时间的问题,也许用不到三年,殿试的大堂上,就能见到女子的身影。
  元嘉郡主府
  “你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谢晴对着沈皎恭喜。
  “也是你的愿望,不是吗?”沈皎说完后,两人相视一笑。
  “这次的成功是你和我多年来的积累和铺垫。”沈皎笑着道:“若是没有你,我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谢谢你,阿晴。”
  “你也说了,这也是我的愿望,不存在谢不谢的。”谢晴打趣完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好奇地问道:“我现在特别好奇你是怎么说服颜家的。卫家有卫赜,颜家是怎么转而支持你的,你快告诉我,我好奇极了。”
  “说起来,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沈皎看着谢晴好奇的样子,也不卖关子,解释道:“颜家这一代的男子,除了颜楠,便没有多少出彩的,远远比不上卫家,但是颜家的女子却是一个赛一个的有才情,有本事,经史子集样样通晓。我告诉颜思,既然男子不行,不如让女子出去闯一闯,这样颜家才不会败落。想必颜思觉得我的这个主意可行。”
  “原来如此。”谢晴点了点头,明白道。
  沈皎看着眼前一个人,十分逍遥的谢晴,想到英国公夫人昨日来拜访她的事,不禁温柔地看向谢晴。
  “阿晴,你打算什么时候成婚?”
  第338章 子女
  三年前, 老英国公辞爵, 将爵位让给了英国公世子, 也就是谢晴的父亲, 谢晴的母亲自然也就成为了英国公夫人。而这位夫家得力, 儿女孝顺的贵妇人, 却是有一件最愁的事情,那便是自己的女儿,名震朝堂的谢晴谢将军二十多岁还不成亲, 此事都成了英国公夫人的一块心病了。
  “是不是我娘来找你了?”谢晴一听好友的话, 就立时猜到了真相。自从她十八岁之后,她母亲就天天催着她成婚, 她在外面征战还好, 一旦回到了家, 她阿娘便要在她面前念叨这成亲的好处,她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特别是她这次大胜而归,她阿娘似乎是下定了决心,各种赏花宴诗会的帖子全都塞到了她手里, 若是她不愿意去,她阿娘就当场哭给她看。她实在是心累, 最近这些日子只得来元嘉这里躲清静。
  不过,她也知道这样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不说别得,就卫赜每次看她时的目光, 简直要生吃了她似的,让她被看地心惊肉跳的。她觉得, 她要是再在元嘉这里住下去,卫赜绝对饶不了她。
  但是她没有想到,一个卫赜她还没有对付完,她阿娘这就求上了元嘉。
  “表舅母确实来找过我。”沈皎不可置否,但是却也语重心长地问道:“但是,我确实也想要问一问你,自己到底有什么打算?”
  沈皎看着谢晴不说话,继续道:“你若是有心仪的人,只要不是有妇之夫,便是抢,我也给你抢来。”
  谢晴听到了沈皎的话,毫不在意地耸了耸肩,道:“我真的没有喜欢的人,军营里的那些人都打不赢我,我可不想要嫁一个连我都打不过的人。”
  沈皎盯着谢晴看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现异常,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谢晴不是受了情伤不想成婚,这就好。
  “那你到底是怎么想得?”沈皎关切地问道。
  “不瞒你说,我确实不想嫁人,这嫁人有什么好?嫁作人妇,上面便有一堆人等着我去伺候,伺候不好,便是不孝,不贤,哪有我现在舒服?”谢晴说道这骄傲一笑:“我现在有官职,有军功,有御赐的府邸,为什么要讨罪受,嫁给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人。”
  “我在外面连年征战,已经够累了,可不想回家也这么累。”
  “那你想要怎样?”沈皎似乎听出了谢晴话中的意思,眉头微皱。
  “回家当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养两三个会讨人欢心的面首,面容俊俏的,这样我回来后也好有个消遣,歇一歇,这有什么不好?”养了面首,便是这些人伺候她,讨她欢心,她在外面已经够累了,回家后和这些会讨人欢心的面首聊一聊,逗一逗,心情也会变得好。如今,她总算是懂得了那些男人为什么喜欢养上几个妾室,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吗?
  这个回答也算是在意料之中,沈皎静默了好久,才郑重地道:“既是你自己做好了决定,我也不阻拦你。”
  “但是有一点我希望你能答应。”
  “我希望你给自己留个后,自己生的也罢,抱养的也罢,过继的也行,我希望待你年老,有人可以承欢膝下。”沈皎看着谢晴想要拒绝,赶紧道:“就算是不为这些,你也希望自己的一身本事有个衣钵传人吧。”
  “好。”谢晴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她知道元嘉是为了自己好,希望自己晚年不至于孤单一人,而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有个可以继承自己全部本事的人。
  “那我阿娘那里?”谢晴一双眼睛期待地看向好友。
  沈皎看着谢晴的样子,好笑道:“我会和表舅母深谈。”
  谢晴一阵欢喜。她相信以元嘉的口才,对付她母亲绝对没有问题。事情果然如她预想的一般,也不知道元嘉和她母亲谈了什么,只知道元嘉她母亲的房里出来后,她母亲就再也没有催她成婚了。
  而此时的沈皎却是没有心情管谢晴的事情,此时她正在忙着从京华书院的女学生中筛选合适的人,去参加今年的童子试,也就是童试,虽说永昌帝下旨全国女子皆可参加童试,但是愿意去,并且被允许去报名的女子寥寥无几。但是,她不可能让今年的童试一个女子也无,不然绝对会被反对者拿来当把柄。
  所以亲自挑选,动员,势在必行。
  拿着手中京华书院女学生的名单,和这些人的文章,沈皎挑选了一天,才最终确定出十个名额。刚结束完,这个工作,便听到阿新进来。
  “郡主,少爷和小姐从卫府回来了。”
  沈皎听到这个消息,身上的疲惫一扫而空,脸上立时露出了慈爱的笑容,连忙道:“赶紧让她们过来。”
  阿新听后,连忙应是。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五六岁的男孩,领着一个两三岁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走了过来,男孩牵着妹妹,时刻注意着妹妹的步伐,将脚步放得很慢。
  沈皎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
  “给阿娘请安。”两个孩子年龄虽小,但是礼节上却是不错,但是到底是年龄小,特别是小女孩,故作大人的样子,奶声奶气地请安声,只听得让人心都化了。
  “在阿娘这,哪里还用这么多礼。”沈皎笑着嗔道,然后对着两个孩子招招手道:“阿彧,阿微,到阿娘这里来。”五年前,她生下长子卫彧,三年前,又有了小女儿卫微。
  因着她和卫赜搬出了卫家,卫赜有事独子,无法承欢父母膝下,所以她便将让两个孩子一个月在两个府邸各住半个月,替她和卫赜承欢婆母膝下,也算是尽一点孝心。
  卫彧将领着妹妹,将妹妹送到了母亲的怀中,自己却是没有靠近母亲怀里。不是他不想靠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而是自五岁后,他父亲说他年纪大了,便再也不准他挨着母亲,想到这,卫彧心理有些失落。
  沈皎看着站在一旁孺慕得看着自己的长子,身上有些落寞的样子,不由暗骂了一声卫赜。这些年,卫赜的醋劲越来越大,她都有些快招架不住了。
  不过长子身上确实担子重,是卫家的长房嫡孙,在外面即便是年纪小,代表的也是卫氏这个世家门阀的脸面,规矩重些无可厚非。
  但是这样想着,沈皎却是有些心疼。这么小的孩子,却要承担这样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