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世界末日 第一百一十九章:面目全非
作者:荣誉与忠诚      更新:2022-09-02 18:18      字数:3286
  战争仍然在继续,人们即将迎来另一个新的圣诞节。在年历将要更新的时节里,有人欢欣鼓舞也必定会有人处于愁云黪淡的心境,对于胜利者和失败者来说,用什么样的心情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
  面对还在抵抗的伦敦,龙德施泰特的心情是压抑且暴躁的。他十分希望在圣诞节之前能够向大本营发去“完全”占领的报告,这对于他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可惜的是敌军不配合,他并不理解盟军在失去伦敦百分之八十五的控制权之后为什么还没有选择放下武器的欲望?
  完全失去了补给的伦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抵抗都是在自寻死路,轴心国部队已经切断了伦敦与外界的联系,所以伦敦也不可能有援军,那些人为什么不投降呢?
  现如今,作为伦敦战区的最高指挥官,龙德施泰特得知生产设备被英国人炸毁的事实后,他再也没有任何顾虑。从种种方面来谈,这一次轴心国进攻伦敦除了得到政治上的“胜利”之外几乎没有获得什么,然而轴心国为了占领这座该死的城市却付出惨重的代价,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得不偿失”的作战。
  龙德施泰特最近老是在想:“如果英国人的每座城市都像伦敦这样,德意志……还需要付出多大的伤亡才能拿下整个英伦?”
  没有人告诉龙德施泰特答案,详细思考后他只能向布劳西奇元帅提出一些必要建议,例如轴心国必需在不列颠战场投入更多的部队,增援更多的火炮和弹药。
  “如果英国人不想体面投降的话……”龙德施泰特压抑万分:“那么只能给他们无差别的灭亡了。”
  伦敦激烈的抵抗并不是没有取得成果,那些原本以为登陆后可以很轻松占领英伦的轴心国将领们被鲜明地上了一课,没有军官再发表“英国人不堪一击”“圣诞节之前完全占领英伦”之类的大话,他们深深被英国人悍不畏死的抵抗所震惊了,并且感到忧心不已。
  自登陆英伦开始,轴心国付出的伤亡在很多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以前,那么多次灭国战役的伤亡不过是几百上千人,而单单抢滩英伦就付出近万人的伤亡,攻打伦敦在巷战中更是打残了四个师,更为糟糕的是有一个葡萄牙营成建制的全军覆没,一周下来总数为十三万人的伤亡名单令人触目惊心,其中战死者就超过两万八千余人。而似乎,付出了这么惨重的伤亡之余,伦敦竟然还在抵抗!?
  轴心国严密封锁了伦敦敌我双方的伤亡数据,但是世界上总是没有不透风的墙,鉴于伦敦守军伤亡达到恐怖的五十五万(被夸大),已经有中立国在高谈人道主义的重要性,一些对轴心国没有好感的报社甚至喊出“那不是战争而是种族灭绝!”的口号,他们呼吁全球对轴心国进行战争。当然,喊出“所谓的全球对轴心国战争”的那些人都被当成了疯子,现如今除了已经进入战争状态的国家,根本没人敢招惹如日中天的轴心国军事集团。
  美国强大吗?她是全球第一工业强国!作为盟国最为亲密的“朋友”,美国遭受日本帝国偷袭后算是“战争状态”的国家了,但是她为什么没有如人们所想的马上加入盟国作战序列而是无视欧洲的战况?答案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其中有盟国在欧洲的溃烂局势更多的是一种投鼠忌器的原因,她认为现在还没有与轴心国军事集团全面对抗的实力,所以不但恢复了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外贸交易还释出可以被解释为“善意”的信号。美国都不想去招惹轴心国军事集团,谁还敢傻愣愣地凑上去挨揍?
  现如今,美国为了保证能从“非战争体制”转变到“战争体制”正在改变大体方针,基本策略依然是在军火上秉持“公平”地对轴心国和盟国开放,不过数量因为美国也是战争状态的关系出口量大部份减少。同时,美国眼见盟国扭转不利局面的机率越来越少不再无偿赠送盟国战争物资,本来对盟国的援助法案也开始大打折扣。
  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判断,盟国一再失利已经快连内裤都输掉了,美国不可能再进行无意义的“投资”,毕竟现在再无偿支援盟国就是傻子。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做不出来的事情,最为明显的就是美国开始在敲诈盟国的黄金储备。
  另一方面,美国现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他们为了缓解太平洋的压力开始考虑大力支援中国,不少官员直接喊出“美国出钱,中国人出人命”的口号,并且得到广泛支持。
  如果美国想支援中国必然需要海上的运输线,恰恰是美国已经失去了太平洋的控制权,他们不是没有想过从大西洋进行迂回,可是新的问题又马上出现了,大西洋现在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海狼们的天下,没有达成一定协议全部都是空谈。
  全范围的策略调整成了必需做的事情,美国大胆地向柏林派出了特使团,他们希望能够改善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紧张关系,如果能保持至少三年的相安无事那是最好,不能的话也要尽可能地拖延德意志第三帝国介入美日战争的日期。
  德意志第三帝国有一支亚洲派遣军,这是美国的危机也是难得机会。危机当然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开始向澳大利亚进军,一旦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得到澳大利亚,那么将严重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所谓机会不难解释,事实上德意志第三帝国自从进军亚洲后就与日本产生很大的利益冲突,日本早早地将亚洲视为禁脔,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入侵”虽然日本暂时没有吭声,但是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在亚洲的扩张必然会引燃与日本的导火线!
  罗斯福曾经玩味的说:“如果我们愿意暂时放弃太平洋,德国和日本不用两年就会爆发战争。”
  当然,美国不可能放弃太平洋,但是罗斯福说的是实话,世界上只有共同的利益才有所谓的友谊,德意志第三帝国如果只是在欧洲和非洲扩张也就罢了,可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偏偏跑到了亚洲,这就注定德日只有表面的友好,哪怕是结成同盟关系两个国家也绝对是互相猜忌多过于互相信任,利益冲突之下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双方开战可以说是迟早的事情。
  以前罗斯福最常联系的外国领导人是丘吉尔,现在罗斯福已经完全撇开了呼天喊地求救命的丘吉尔。政治就是这么地现实,对于罗斯福来说丘吉尔已经不再有价值而是累赘,现在罗斯福关注的是中国和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其中对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关注程度或许要高于中国。
  美国总统历来喜欢派遣所谓的“特使”,要注意特使所代表的是总统个人而不是国家,那么就有很大的回转余地,罗斯福向柏林派遣特使的同时向重庆和莫斯科也丢了两帮家伙过去。
  美国对华援助已经成为定案,特使开场白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日本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我们会成为朋友。美国和中国有共同的敌人——日本。我们应该好好进行沟通,这是对两国都有益处的事情。对么?”商谈了很多合作意向,重点提到美国对中国的支援,结尾则是耐人寻味:“我们了解到中国与德国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以前的魏玛共和国到现在的第三帝国,中国能够与日耳曼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所以……希望中国能与日耳曼人继续良好的沟通下去,美国支援中国的装备需要一条运输线,而目前日耳曼人能够提供那条运输线。”
  宋子文是外交部长,他猜到了开头却没有料想到结尾,中国和德意志是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自从日本向德意志施压后,中国与德意志的合作急速降温,现在中国只是还没有断绝与德意志的外交渠道,而似乎美国想让中国去和德意志借一条运输线……这是不是美国人闲着蛋疼寻人开心啊?
  在罗斯福看来,中国向德意志第三帝国借运输线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可以说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他对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的态势还算了解一些,在“国与国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条真理面前,他甚至觉得美国没有支援中国的话,德意志第三帝国也会暗地里支援中国去削弱日本?
  而在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方面,特使的第一句话就让莫洛托夫惊出了一身冷汗:“条约的签署是用来撕毁的吗?或许吧!在很多人看来,之所以签署条约就是为了在某一天需要的时候将它撕毁。作为一名睿智的外交从事者,莫洛托夫阁下,您认为《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真的能够保证什么吗?”
  莫洛托夫嘴唇张了又合合了又张,愣了老半响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