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重生] 第140节
作者:绣生      更新:2022-09-04 05:54      字数:3245
  待人马靠近了,他们才发现策马冲过来的是两支队伍。在前奔逃的是鞑靼军队,在后追击的则是大燕军队。大燕军队阵形俨然,从后方以及两翼包抄,像牧羊人驱赶羊群一般,将已散乱不成形的鞑靼军队朝他们所在的方向驱赶过来。
  “是大哥的队伍。”乌珠认出了鞑靼那方的领头人。
  鞑靼汗王的长子被贺山一路追赶至此,看见前方的严阵以待的军队时心就凉了大半。再看到被大燕军士看管的鞑靼俘虏时,他心中生出更大的不妙来。
  薛恕派了一队兵马上前,配合贺山的兵马很快俘虏了这支逃窜的队伍。
  赤力,也就是鞑靼汗王的长子被押送上前。他目光扫过俘虏的面孔,认出了这些人是跟随父亲的人马。
  他的心脏砰砰跳着,目光不断搜寻鞑靼汗王的身影,最后在瞧见马背上的一具尸体时,目光陡然顿住,眼睛不可置信地瞪大,露出惊骇神色来。
  薛恕故意叫他得更清楚些,上前将尚插在汗王背上的弯刀拿上,交还给了木铎:“瓦剌王的弯刀可别落下了,咱家听说这柄金乌弯刀是瓦剌王室代代相传的神兵,历代瓦剌王握着这柄刀收割敌人的性命,是瓦剌部族的荣光。”
  他的话刚说完,就见赤力仇恨的目光落在了木铎身上,恨声道:“是你杀了我父!”接着他又看见了同木铎站在一起的乌珠,恨意几乎化为实质刺穿二人,怒声骂道:“吃里扒外的娼妇!”
  平白替人背黑锅,木铎自然不干。但他正想开口时,却见薛恕笑吟吟地看着他,右手扣着腰间的刀柄。
  他咬着牙与薛恕对视。
  还是乌珠知道薛恕不好惹,拉了拉他的衣角,轻轻摇了摇头。薛恕此人阴险狡诈,偏偏又擅武,木铎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在居于下风时与他对上不是明智之举。
  不论鞑靼汗王是不是他们杀的,他们确实同大燕合作了。
  乌珠冷笑着看向赤力,用鞭子重重拍了拍他的脸:“我的好哥哥,你现在这样,可还不如我这个娼妇。”
  话落,鞭子一抖,长鞭抽出破空声,一道鲜红的鞭痕横贯过赤力的面颊和脖颈。
  赤力反抗无果,只能用最恶毒肮脏的言语辱骂乌珠。
  而乌珠充耳不闻。
  薛恕白白看了一场戏,才不紧不慢道:“战场都清扫完了,这便去同大军汇合吧,陛下已抵达漠北。”
  木铎与乌珠自然没有异议,当即便下令上马启程。
  只是临出发时,却发现带路的燕军并未折返胪朐河,而是往西北方向行去。
  乌珠与木铎对视一眼,心里生出些不好的预感来——那个方向,是瓦剌所在。
  大军行了两日,路途已过大半,眼看着距离瓦剌地界越来越近,乌珠终于不再抱有侥幸心理,上前询问道:“薛督主,大燕陛下不是在胪朐河对岸驻扎?如今去瓦剌是何意?”
  薛恕回头看她一眼,难得露出真心实意的笑容来,只是落在了乌珠眼里,这笑容愈发瘆人:“陛下已转道去了瓦剌。”
  乌珠心头一震,有什么呼之欲出。
  待终于抵达瓦剌时,木铎与乌珠瞧着驻守的大燕军队,心中隐约的猜测应验,面色都已是铁青。
  他们想着算计大燕谋取更大的利益,却不想大燕也在算计着他们,直接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抄了他们的底。
  “大燕这是什么意思?”木铎青着脸质问。
  薛恕回头瞧他一眼,笑容不达眼底:“瓦剌失信在先,大燕不过礼尚往来罢了。”
  他们早料想瓦剌与大燕不齐心,所以围剿鞑靼时并未指望他们出大力。让木铎带了部族中的精锐出来,不过是为了调虎离山。实则在北征大军抵达胪朐河后,殷承玉只留下了小部分兵力守城,暗中将大部分兵力抽调出来,轻骑突袭瓦剌。
  瓦剌本就元气大伤,加上木铎带走了大批人马,留下来的人心思各异,击破轻而易举。
  说话间已至大营,薛恕下了马,问守营的士兵:“陛下可在帐中?”
  念出“陛下”这两个字时,他的声音带出些许低沉温柔。
  他已有三月未曾见过陛下了。
  “陛下与虞都督出去巡视了。”士兵刚答完,就指着远处道:“应当是陛下回来了。”
  薛恕转身去看,就见两匹枣红大马前后奔来。领头那匹马上,有人一身银甲,熠熠生辉。
  到了近前,殷承玉勒绳下马,与薛恕深深对视一眼,方才看向僵持的木铎与乌珠二人。
  “朕方才去巡视了一番,叫二位久等了。”将马鞭交给边上的士兵,殷承玉当先走在前头,如同主人一般自在。
  薛恕自然而然跟在他身后。
  倒显得木铎与乌珠这两个原本的主人像是客人一般。
  只是形势比人强,两人不得不老实下马跟着进了帐中。
  殷承玉在主位上坐下,薛恕立于他身后,有士兵端了热茶过来。
  忍到了此时木铎再也忍不住,终于冷声质问道:“这便是大燕陛下对待盟友的方式吗?”
  殷承玉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小啜一口,并未立即回答,而是先说了路上遇见的另一桩事情:“朕领兵前往瓦剌时,路上正巧拦截了一小队瓦剌兵马。领队的将领称是奉了瓦剌王之命令,前往胪朐河设伏。”
  “若是朕没来瓦剌,这个时候正好在胪朐河。”殷承玉笑容不变:“不过那将领拿不出信物证明,朕觉是有人故意破坏大燕与瓦剌之间的结盟,所以便全歼了那队兵马。”
  “瓦剌王觉得呢?”
  木铎神色微僵,气势再不如先前那般足。
  见他不答,殷承玉又道:“先前乌珠来信,说瓦剌王有意递交国书,归顺大燕。即便这两三月交涉都未有进展,但朕早已将瓦剌百姓视作我大燕子民。想来瓦剌王也是如此?”
  他那双眼睛里充斥着温和的笑意,但当木铎对上时,却只觉处处都是凌厉的威胁。
  他头一次在一个瞧着甚至有些文弱的君主面前,感到了坐立不安。
  气氛逐渐沉凝。
  殷承玉却神色自如地喝茶。
  木铎将所有筹码算了一遍,露出些许颓然之色,又扭头瞧了乌珠一眼,乌珠朝他摇了摇头。
  除了归顺,他们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
  木铎最终还是选择了归顺大燕。
  瓦剌递交国书主动归顺,以及鞑靼的受降仪式都在同一日举行,定在了十月二十五日。
  鞑靼汗王身死,次子战死。长子与阿哈鲁被俘。除此之外,还有鞑靼汗王逃走时主动舍弃的妻妾儿女等共计三十二人,都在之后被大燕军士陆续抓了回来。
  还有若干残部还在顽抗,也都被大燕军队相继剿灭。
  这一役,大燕俘虏鞑靼军士男女共计六万七千九百一十三人,得宝玺图书牌面一百一十三,金印一,银印三,马三万六千匹,驼三千九百二十头,牛羊共计十万四千三百六十九头,车三千一百辆……可谓收获极丰。
  殷承玉斩杀了阿哈鲁,留下了鞑靼汗王长子赤力。
  十月二十五日,草原上建起高台。
  瓦剌并鞑靼的军民皆聚于高台之下,亲眼见证自己的王跪伏在大燕皇帝的脚边,以示臣服。
  殷承玉下旨册封木铎、赤力为贤义王与顺德王。
  此后,他还会在漠北草原设立漠北都司,派重兵驻守。同时再逐步开放关内关外的往来通道,促进与漠北的往来贸易,加强对漠北的控制。
  不论木铎与赤力今日臣服是否甘心,殷承玉都不会给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
  册封的圣旨与宝册是提前备下,薛恕端着托盘递到二人面前。木铎与赤力分别接过,领旨谢恩。
  唱礼的官员见状,高声唱道:“拜——”
  高台之下,十数万军民跪地齐拜。
  高台之上,所有官员亦行跪拜大礼。
  薛恕立在殷承玉身侧,亦要随之拜下。但未等他屈膝,殷承玉就已经托着他的手臂将人扶起,与他并肩而立。
  辽阔雪原之上,十数万人齐拜。唯有他们二人轩然而立,俯瞰万里雪原。
  殷承玉负手看向远处苍茫,问他:“你北征之时,可也如今日一般?”
  薛恕略作思索,摇头:“没有陛下,天地失味,臣只觉人世孤寂。”
  上一世他带兵踏平北方诸部,瞧着莽莽草原,不觉得兴奋,只有思念蚀骨。
  他践行他的遗愿,但他却再也不会知晓,再也不会同他一道看这万里河山。
  只余他独自守着日渐褪色的承诺,苦苦挣扎煎熬。
  山河万里从来不是他的理想,他之所求,唯有一人而已。
  只是这一人站得太高,于是他只能跋涉千山,不断攀登,才能与他并肩而立。
  “那如今呢?”殷承玉侧脸看他,宽大衣袖下的手与他交握,掌心的融融暖意也传递过来。
  薛恕收紧手指,深深凝着他,黝黑眼眸里只有一人身影:“如今只恨相爱一生,一生太短。”
  恨不能千秋万世,与君纠缠。
  *
  隆丰十四年,鱼台大疫。
  他困于泥沼之中,却看见有神祇翩然而至。神祇神色悲悯,如月姣姣,度众生苦难。
  从此以后,他看月亮,便只看见他。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