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作者:無酒      更新:2022-08-25 17:45      字数:3698
  然而这好像的确是事实,叹了口气,许知年又拿起衣服袖子,擦上肥皂搓。应该是那天晚上坐在地上的缘故,衣服上沾了许多干掉的土,洗起来有些费劲。
  许知年专注于搓衣服袖子,完全没注意到水里的异样。
  摄像大哥憋了许久,忍不住开口提醒:“许知年,这裤子好像不太对劲。”
  我的裤子怎么了?许知年低头一看,原本清澈的水竟然变成了湛蓝色。
  许知年赶紧把衣服提起来,刚刚泡在水里的部分都染上了蓝色,还一块深一块浅。
  “这是怎么回事。”许知年换了盆干净的水,使劲搓,这蓝色却怎么也去不掉。
  “牛仔裤掉色。”
  “大哥,你怎么不早说。”这外套她还怎么还给顾迟辛?
  摄像大哥摸摸鼻子,刚刚不是还让他不要跟着吗?
  虽然只是一件普通的运动外套,但顾迟辛好心借给她,她弄得乱糟糟的还回去,许知年还是很过意不去。她尽自己所能把染上去的颜色洗得淡一点,再晒在院子里。
  大家午觉睡醒,就看见一件极富艺术感的扎染外套挂在院子里,顾迟辛看到的第一眼还没认出来是自己的外套。
  他取下外套抖一抖,才确认的确是他的。
  许知年一脸歉意地从房间出来:“我想洗干净了还给你,没想到牛仔裤掉色。”
  “你洗得可够干净的,还免费拉了个花。”姜晨怡笑得直拍舒允恩的胳膊。
  “这花色还挺前卫的。”舒允恩拎着衣领子看。
  许知年扯过衣服,实在是惭愧,对顾迟辛说:“回华城了我买一件新的给你。”
  “不用,”顾迟辛把衣服从许知年手里拿回来,“挺好看的,我很喜欢。”
  “顾迟辛,你认真的?”舒允恩觉得顾迟辛在开玩笑,顾迟辛的表情却很诚恳。
  许知年也觉得顾迟辛只是在安慰她,还特意在备忘录里写了,记得回华城给顾迟辛买衣服。但是第二天,顾迟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话。
  他直接把这件外套穿在身上。
  不得不说,长得好看的人,披麻袋都是好看的,像顾迟辛这样的绝色,就算是穿着被染花的外套,也让人觉得是特意设计的图案,摄像大哥特地给他的外套一个特写。
  许知年一出门就见顾迟辛穿着这件外套,蹲在花坛边刷牙,她喜悦地跑过去,拉他起身,打量着他身上的外套。
  许知年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她染的衣服配上顾迟辛的脸,直接拉到秀台上也不为过。
  “你竟然穿上了!”许知年笑盈盈地仰头看顾迟辛。
  顾迟辛嘴角还沾着泡沫,含着笑说:“我说了我喜欢,好看吗?”
  顾迟辛的唇色很红,此时被水打湿,颜色更是明艳,许知年的视线不自觉地停在了顾迟辛一启一合的唇上,像受了蛊惑般,愣愣地说:“好看。”
  舒允恩从厨房抱出一大锅稀饭,路过两人时多看了两眼。
  “许知年,你赶紧把他所有衣服都拿去染了,最好春夏秋冬都染几件。”
  今天黎乡明明热得很,顾迟辛硬要套这件外套,还说自己怕冷,为爱昏了头的男人,真可怕。
  “灵感是限量贩售的,哪能天天都有。”许知年还有些小骄傲。
  舒允恩摇摇头,她还蹬鼻子上脸了,“赶紧洗漱了来吃稀饭。”
  许知年跟上舒允恩,期待地问:“有配菜吗?”
  “昨晚包糯米粑粑剩下的白菜炒萝卜。”
  顾迟辛看着走远的许知年,嘴角微不可见地弯了下。
  他穿这件衣服自然不是单单因为喜欢。他毕竟也在娱乐圈混了五年,一件事放在银幕上,观众会有什么反应,他最清楚。
  许知年染坏衣服,许多观众,包括其他几个成员,都会觉得很搞笑,毕竟只是一件衣服而已,许知年也是出于好心。
  但网络从来不缺黑子,也必定会有人拿这件小事做文章,给许知年扣上素质低的帽子。所以他公开表示他对这件事完全不在意,甚至是开心,才能让这些人闭嘴。
  许知年灵感乍现,在白菜炒胡萝卜里加了她带来的牛肉酱。本来是想拿来拌面的,藏着藏着就忘了。
  寡淡的白菜胡萝卜奇迹般地被牛肉酱拯救了,虽然咸了点,但和稀饭意外地搭。
  工作人员们在一旁吃着肉包子围观他们抢白菜,觉得手里的肉包子都不香了。
  许知年表示,如果你们把肉包子给我,我会吃得更香。
  姜晨怡见白菜盆下垫着一张东西,图案还有些眼熟。
  她指了指盆子问许知年:“你在下面垫了什么?”
  “不知道啊,随便拿的。”刚刚就在桌子上放着,拿来当垫子大小刚刚好。
  “这不是节目组的logo吗?”姜晨怡终于记起来,赶紧把纸从盆底抽出,原来是一张任务卡,还被白菜碗扣上了个印子。
  “陈哥,你怎么回事,怎么放下就走了。”舒允恩对着在工作人员里坐着的小陈说。
  小陈摊摊手,他可不想再替导演背锅了,以后他都放了任务卡就走,绝不多留。
  “恭喜你们完成了六天的黎乡旅行,现在是黎乡之旅的最后一天了,下面是李导给你们的第四个任务。”许知年停顿了一下,把任务卡给大家看,“李导这两个字是用黑笔添上去的。”
  李路远瞪了小陈一眼,小陈缩缩脖子,得罪你一个人,总比得罪六个人加观众好。
  “节目组提前让房东爷爷写下了他心中的黎乡特产,你们要在中午十二点前通过询问村里的村民,写下三个答案,只要有一个答案正确,就算通过,如果猜错,就要花五十元买我们手中的答案。”许知年摔纸,又是罚钱。
  “那答对后,买特产的钱需要我们自己支付吗?”孙齐高声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举了个打勾的牌子。
  “许知年,我们还有多少钱?”
  许知年把钱包拿出来数了数,“182块5毛。 ”
  先做好答错的准备,扣掉五十元,再加上今天午饭晚饭,和明天出发前的早饭,就算不吃肉,也要六七十吧,留下买特产的钱就不多了。
  许知年见老爷爷刚好背着柴火回来,小跑过去接过他手里的木材,边走边问:“ 老爷爷,这特产不贵吧?”
  “许知年,不能作弊。”李路远站起来喊。
  老爷爷好心,小声说了句:“ 手工的。”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拿过许知年手里的柴火说:“ 我自己搬吧。”
  虽然这提示范围大了些,但好歹可以排除瓜果作物之类的。
  大家讨论前,都默契地看向顾迟辛。孙齐有些愧疚,他明明更年长,感觉顾迟辛更像个领导者。
  “既然是老爷爷写的,肯定是他本人比较喜欢的,那家里肯定有摆,我们出去询问之前,先记下家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有道理,许知年乖乖在任务卡上做笔记,用的还是那只饱经风霜的眼线笔。
  “舒允恩,你觉得华城的特产是什么?”顾迟辛问。
  “美女算吗?”舒允恩嘿嘿笑,被姜晨怡拍了一掌。
  “那你爷爷喜欢什么。”
  “华城竹扇吧,他很喜欢收集。”舒允恩回忆。
  “所以同一个地方,不同年代的人思想差别是很大的,我们要是随便询问村民,很难统一答案,所以尽量选择和老爷爷同个年代的人。”
  许知年认同地点头,写下年龄范围,六十到八十。
  大家一起围着老爷爷的房子找手工制品,但老爷爷家几乎所要家具摆件,看上去都像手工的,在纸上列了一大串。
  时间紧急,六人组分头行动,各自去找老村民。
  许知年运气好,碰上了四五个老太太坐在家门口剥毛豆,她乖巧地蹲在一边也帮她们剥。
  “阿姨,你家的毛豆长得真好,一颗颗都这么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嘴甜再说。
  “还叫阿姨,你叫我奶奶还差不多。”那个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您比我奶奶看上去年轻一辈,真的。”许知年说得认真,实际上,她已经好几年没见过许老太了。
  “小姑娘真会说话,是不是有事找我们帮忙。”
  “您真聪明,一眼就看出来了,我是想问,咱们村的特产是什么,要最经典的那种。”
  “特产啊,那可多了,吃的有糯米粑粑,咱们这的茶也有名。还有黎酒,味道,就和你们平时喝的饮料差不多,清甜的,就一点酒味,用的都是山上的泉水。”
  许知年被说得直咽口水,“ 听着就好喝。”
  “小姑娘要不要喝一杯,我家还有好几坛?”老太太热情招呼。
  许知年看了眼摄像大哥,还是算了。
  “还有什么手工制品吗?”
  “那就是工艺品呗,银器,竹编都算。”
  许知年问老太太是哪几个字,老太太却不识字,普通话也不太标准,许知年就听清了竹编,后来又抓了个年轻人,才弄清楚名字。
  许知年拿着写好的小纸条往回走,顺便去王大娘那买菜。
  快到饭点了,王大娘的丈夫也在,正围着围裙在灶台前炒菜。许知年问了声好,就进屋找王大娘。
  许知年连着来了几天,王大娘都习惯了,很自然地指指墙角,“努,都给你装好了,土豆,大葱,豆角,青菜。”
  “大娘,有没有肉啊。”
  “今天没买肉,自家灌的香肠要不要,可好吃了。”
  “要的。”许知年不挑,“对了大娘,这香肠是你们这的特产吗?”
  “香肠算什么特产啊。”大娘笑道,走出去叫她丈夫,“把晒着的香肠拿一段下来。”
  她丈夫很快就回来了,对许知年憨憨地笑,递给她香肠。
  许知年注意力被他身上的围裙吸引住了。
  ※※※※※※※※※※※※※※※※※※※※
  我这里黎乡的特产,我借用了我国某地梯田之乡的特产,不会完全一样,应该不会影响观看。
  许知年的第一堂穷苦之旅终于快结束了,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