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嫁 第9节
作者:春溪笛晓      更新:2022-09-10 12:15      字数:4621
  与此同时,寇世子也在酒肆中与狐朋狗友小聚。
  寇世子最近又和他的狐朋狗友们好上了,主要是他也没别的朋友,绝交了几天就觉得百无聊赖。
  汪鸿才他们轮流过来说好些天软话,寇世子很快便忘记上回的不愉快,又与他们天天出去浪荡。
  这日他们坐在酒肆临街的雅间内,一干纨绔照常趴在窗沿看街上来来往往的美人。
  寇世子正喝着小酒,就听汪鸿才道:“那不是姜家姐妹俩吗?”
  寇世子来了兴致,搁下酒杯凑过去一看,果真看到姜家姐妹走了过来,背后还跟着那辆熟悉的破驴车。
  只是牵着驴的人不再是姜若皎,而是个脸生的光头和尚。
  汪鸿才在旁边说道:“听说这和尚要还俗入赘姜家,也不知是娶姐姐还是娶妹妹。”
  寇世子听了这话,心里不大高兴。
  他又看了那光头和尚几眼,只觉这光头和尚长得贼眉鼠眼,一看就不是好人,姜若皎莫不是被他骗了?
  要知道这些个当和尚的,个个嘴上说着我佛慈悲,实则很多都唯利是图,骗起香油钱来可狠了。
  姜若皎到底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哪里知道世间险恶!
  思及此,寇世子哪有心情继续喝酒,和汪鸿才他们说了声“你们玩,我先走了”,就风风火火地下楼追姜若皎三人去了。
  姜若皎正和妹妹挑选着写春联用的红纸,她们贴大门的春联和贴房门的春联大小不一样,所以需要摊主给她们现裁。
  摊主也不嫌麻烦,热情地取出小刀给她们裁剪起来。
  姜若皎正准备挑拣几个红封一并买了,却见寇世子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引得其他人一阵侧目。
  “世子也要挑红纸吗?”姜若皎侧身护在姜映雪面前问道。
  寇世子哪里要挑什么红纸,可对上姜若皎含着疑问的眼睛,忽然又问不出“你是不是要招和尚入赘”这种话来。他干巴巴地说道:“对,我没买过,你说买什么好?”
  姜若皎道:“这都是我们寻常人家用的纸,不适合用在王府。”
  寇世子口齿忽然就伶俐起来:“你们家用得,我们王府怎么就用不得,书上不都说什么‘与民偕乐’吗?”
  姜若皎闻言倒是有些意外,讶异地道:“没想到世子还读了《孟子》。”
  “与民偕乐”是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意思是古代贤明的人都不是独自享乐,而是与百姓一起快乐,所以他们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寇世子哪里知道什么《孟子》,根本就是听别人提过一嘴而已,不过他坚决不愿意被姜若皎瞧扁了。他得意洋洋地说道:“那是自然,我看过的书可多了。”
  姜若皎便问寇世子要买几张、贴在哪些门上。
  寇世子还没这么挑过东西,听姜若皎一问顿时来了兴致,把自家可以贴的门都数了一遍,林林总总算下来还真不少。
  眼看寇世子爽快地让人掏钱买纸,其他摊位的摊贩顿时也热络起来,纷纷向寇世子推销起自己的东西来。
  寇世子平日里都是去店里买东西或者直接掌柜直接把好货送上门让他挑的,何曾见识过这么热闹的阵势。他眼珠子一转,指着姜若皎说道:“她买什么,我就买什么。”
  姜若皎本来觉得寇世子被人包围还挺有趣,没想到寇世子居然还能这么祸水东引。
  不过有寇世子在,再奸诈的奸商都不敢瞎抬价了,对她而言也有好处。
  姜若皎没太在意周围的议论之声,按照自己的采购计划一路买了过去,直至把驴车买的满满当当才结束。
  寇世子还是头一回到大街上采买年货,这才知道过年有这么多东西要准备。
  他一路看着姜若皎熟练地挑拣想要的年货,时不时还和商贩砍个价,竟觉得有滋有味。
  等瞧着那和尚先驾着驴车回去了,寇世子才想起自己的来意。
  他压根没管背后一脸苦色的兴福,迈步紧跟着姜若皎,口没遮拦地追问:“听说你想招那和尚当你的上门女婿?虽说你长得一般般,也不至于要嫁个和尚吧?我听人说和尚很多都是为了逃赋税才剃发的,都是些爱偷奸耍滑的家伙,他必然是图你们家有个食肆才哄着你!”
  姜若皎知晓旁人必然会议论,毕竟从她接手食肆那日起各种风言风语就没少过,却没想到寇世子会是头一个来她面前讲这些闲话的。
  她停下脚步,抬眸看向滔滔不绝说个没完的寇世子:“不知世子从哪听来这种传言?”
  作者有话说:
  目前世子、姐姐、裴徵都是十五六岁左右,妹妹十三四岁。
  这篇文是好几年前的想法了,“高嫁”开局就是整个故事的基础,感觉情节不能接受的话不用勉强,我慢慢写完。
  第 10 章
  寇世子被姜若皎清凌凌的眼神看过来,心里慌了一下。
  他有些不高兴,毕竟他觉得他和姜若皎是朋友了才会劝她别上那和尚的当,结果姜若皎却用这种冷冷淡淡的眼神看他。
  “大家都这么说的。”寇世子梗着脖子说道,“你一个女的抛头露面开食肆本来就不对,现在还让个和尚住店里,能怪别人说吗?你这样谁敢娶你啊?”
  姜若皎知他向来混账,压根不想再搭理他,拉着姜映雪便要走。
  寇世子急了,迈步上前抓住姜若皎的手腕,嘴里很不乐意地道:“我好心好意提醒你,你还生我的气?你这人怎么这样啊?”
  姜若皎冷不丁又被他抓个正着,心中不免恼火。她转过身看着寇世子,眼底带着灼人的怒火:“你们府上有仆从有侍卫,难道都是为你们家女眷预备的?”
  兴福听姜若皎出言不逊,立刻怒道:“大胆!竟敢编排王府女眷!”
  姜若皎冷笑道:“对,我出身微贱,编排王府着实大逆不道,只能由得世子随意编排!”她看了眼寇世子那只紧攥着自己手腕的手,又看向涨红了脸的寇世子,“世子可以放开我了吗?”
  寇世子感觉自己的心被姜若皎的目光灼烧着。他赶忙松了手,又转头喝退了兴福,才急急追上已转身走出几步的姜若皎说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有编排你,我都是听了别人的话才会那么想。”
  姜若皎说道:“世子爱怎么想都与我无关。”
  寇世子听到这话莫名很难受,怎么就无关了。
  那天晚上他跑到姜家食肆敲门,她给他开了门,还给他盛了碗萝卜汤圆,热乎乎的可好吃了,吃得他身上暖烘烘。更早的时候,他还曾看她做面条,甚至自己试着擀面……他们,他们现在不是握手言和,成朋友了吗?
  寇世子从小到大就没受过这样的委屈,从来只有别人讨好他,哪有人敢给他甩脸色?
  见姜若皎头也不回地走远了,寇世子顿时觉得很没面子,恨恨地撂下狠话:“当我稀罕搭理你这母老虎?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兴福听寇世子这么说,也应和道:“真是不识好歹!照小的看,理当抓起来治她罪才是。”
  寇世子闻言转头瞪他,不高兴地道:“她只是生气了才口不择言,我们平西王府岂能仗势欺人?”
  兴福登时闭嘴。
  另一边,姜若皎姐妹俩走出一段路,姜映雪才忍不住道:“阿姊,外面不会都那么传吧?”
  姜若皎淡淡道:“以前我接手食肆便有不少风言风语,要是我在意这些,岂不是遂了我们那些‘族亲’的意?”
  姜映雪想说其实卖掉食肆也没什么不好,到时她们另寻一处寻常民居搬过去,剩下的钱拿来准备嫁妆也够了。可话到嘴边她又想到食肆是父母的心血,只得默默地把话咽了回去,暗自担忧这事不知会不会影响她的筹谋。
  回到食肆见清平正在把东西往里搬,姜映雪心里不免有些着恼:这家伙和尚当得好好的,无缘无故还俗做什么?
  姜映雪悄悄瞪了清平一眼,帮着姜若皎把店里布置一番。到姜若皎要写春联时,她主动请缨:“阿姊,今年大门的春联能不能让我写?我的字现在已经练得很好了,连柳先生都夸我越来越有你的神/韵!”
  姜若皎自是笑着应允。
  姐妹俩开始凑在一起琢磨今年的春联要写什么。
  清平拿着抹布擦完桌子擦柜子,耳朵不时动一动,听着姜若皎两人快快活活地讨论。
  他虽有兄弟,却没怎么和弟弟相处过,“家”对他而言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兴许寻常人家的兄弟姐妹就应该这样相处吧?
  另一边,寇世子回到家,瞧见底下小厮提前送回来的一堆东西,生气地抬脚踹到一边,闷闷不乐地想着姜若皎方才的态度。
  她怎么能这样呢?他明明是为她好,她怎么能因为他说错话就不理他了?
  这母老虎,着实可恨得很!
  卢氏听闻儿子回府了,亲自让人端了热汤过来。她见自家儿子一脸气恼地坐在那儿,屋里还扔了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意,不由质问左右:“你们都是怎么伺候世子的?这么乱也不收拾收拾?”
  卢氏说完顺手捡起张红纸看了看,发现纸质粗糙得很,就是那种最寻常的便宜纸张染成红色而已。
  卢氏眼界高,自然看不上这种纸,当即上前问道:“是不是哪个掌柜的拿劣质纸骗了你?”
  寇世子一看那红纸就来气,哼哼两声,说道:“不是,就是街上随便买的。”
  “那是谁惹你不高兴了?”卢氏关切地问道,“你快跟娘说说,娘替你教训他!”
  寇世子一向很讲原则,平辈间的打打闹闹从来不闹到长辈面前,听卢氏这么问后摇着头说道:“没人惹我。”
  卢氏知晓儿子那群狐朋狗友或多或少都有点混账,以为他与朋友起了龃龉,见他不愿说也没强逼他讲,只笑着哄道:“来,你刚从外面回来,喝点汤暖暖身子。”
  寇世子在他娘面前还是很乖的,麻溜地把汤端起来喝完。
  卢氏等儿子午歇时才把兴福唤过去问明情况。
  得知儿子居然是和个女孩儿起了矛盾,卢氏警惕地问起对方姓甚名谁、出身如何。
  还没等兴福一一回答,平西王就从外头回来了。
  平西王见卢氏把兴福喊到跟前盘问,皱起眉问道:“那小子又做了什么混账事?”
  卢氏道:“哪有你这么说儿子的?这次可不是我们儿子的错,你是不知道,那丫头片子居然敢编排到我们王府头上,当众说什么‘王府的仆从侍卫都是为王府女眷预备的’。我就没见过这么没教养的女孩儿,你赶紧让人去把她抓起来治她罪!”
  平西王听她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么一通,眉头皱得更紧,目光转到兴福身上,叫兴福把事情经过讲一讲。
  得知寇世子听了风言风语跑去姜若皎面前大说特说,平西王看了卢氏一眼。
  卢氏说道:“我儿又没说错,女人家本来就不该抛头露面!一个未婚女子,邀个和尚住家里算什么事?那丫头把我儿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不说,还对王府出言不逊!”
  此时平西王已经知晓这女孩就是姜若皎。他见卢氏在那痛斥对方不识好歹,想了想,给卢氏透了底:“我早前与母亲商量过时瑞的婚事了。”
  卢氏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转移开了:“母亲怎么说?”
  饶是卢氏向来以自己出身世家为傲,还是清楚只要平西王太妃在一天,这个家就是平西王太妃做主,就连儿子的婚事也得看平西王太妃的意思。
  过了年儿子就该十六了,是该给他说亲了,毕竟从议亲到成亲少说也得走个一两年。到时儿子不得十八了?
  就算平西王不提,她也早盘算着把这事提上日程了。
  平西王道:“我与母亲都有属意的人选了,不是旁人,就是刚才这孩子,姓姜,闺名若皎,父母都不在了,只姐妹二人相依为命。等过了年,我便会派媒人上门看看人家的意思,成不成还不一定。”
  卢氏简直像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这怎么行?”卢氏直接站了起来,气急败坏地反对,“我儿贵为平西王世子,怎么能娶个无父无母的孤女?你堂堂平西王,难道还要牺牲儿子的婚事来避免京城那边的猜疑?你这王爷当得也太窝囊了!不行,我不同意,我儿的婚事绝不能找这种出身的粗鄙丫头!”
  平西王说道:“别人能不能看上我们儿子还另说,你倒嫌弃起别人来了?这小子文不成武不就,书没读过几本,习武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是出身平西王府有几个人愿意嫁他?”
  卢氏听他把宝贝儿子贬得一无是处,心里那叫一个气。
  她这个当母亲的觉得儿子样样都好,哪有丈夫说的那么不堪?
  卢氏眼眶都红了:“真要娶了个这样的媳妇,以后我儿还怎么见人?”
  平西王觉得卢氏简直是在无理取闹,没好气道:“出身低些又怎么样?我们平西王府难道还要靠儿媳的出身来抬高身价?我与母亲都见过那孩子了,母亲对她满意得很,儿子对她也是很喜欢的,要是那孩子愿意嫁入王府我们才该烧高香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