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得高调了 第91节
作者:
二翘 更新:2022-10-19 00:48 字数:4012
作者有话说:
这本快到尾声咯,大家也能看得出来,再往下写就该写男主的事业线了,那就是涉及朝廷权谋了,这个我实在是不擅长,勉强写下去的话很容易就写崩了,不如停在目前这个阶段。
这几天就在收尾了,尽量把所有伏笔填完。
话说大家有相看的番外吗?目前确定会写的是皇上皇后的番外。
第一百零九章
“你们是哪家来的娃啊?”杨大娘以为是自家哪个亲戚家的孩子, 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也没人出来。
但慢慢地,她定睛在郑立晏身上, “等等, 我怎么觉得在哪见过你啊?”
郑立晏轻笑,“五个野菜饼子,一颗银裸子。”
杨大娘眼睛越睁越大,“哎哟, 哎哟!”她顿时笑了开来, “是你啊小伙子!”
乡下人家遇见那么大方的人次数极少, 杨大娘还真对郑立晏有印象, 五个野菜饼子换一颗银裸子这么些年她也就遇见过这么一次。
杨大娘立刻热情地邀请几人进屋,“你怎么来了?是又来找我们村长的不?这是你的媳妇儿子啊?”
又转身冲老杨头吼道:“快去挑点井水上来, 烧壶热水!”
老杨头瞪着眼睛看了她半天,到底没说什么,嘀嘀咕咕地转身去挑井水,“还真认识啊,这婆娘还真做过好事?”
郑立晏和宋嘉然相视一笑, 这种纯朴的家庭氛围倒是很久没有遇见过了。
“这位是我娘子, 这是我儿子。”郑立晏给杨大娘介绍, “杨夫人, 在下姓郑,您叫我小郑就行。”
听到这句杨夫人, 杨大娘瞬间通体舒泰,看向郑立晏的眼光越发和蔼了, “小郑, 你也别叫我夫人, 我老婆子就是个乡下妇人, 你叫我一声杨大娘就行,啊!”
“那恭敬不如从命,杨大娘。”
这县里来的小伙子就是有文化,说句话都文绉绉的。
杨大娘搬来两个板凳,邀请两人坐下,“这家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你们别介意哈!”
“没事没事!其实我这次来,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感谢大娘您的。”
见杨大娘疑惑,郑立晏继续编道:“您不知道,几年前要不是您的饼子,我可真是遭了大难了。这次陪着我娘子路过池定县,便与她说起了这事,我娘子就说,那一定得来再感谢您一番。”
他看了宋嘉然一眼,宋嘉然立刻将手中提着的事先准备好的糕点以及一块三斤重的牛肉递给杨大娘。
“小小心意,您一定得接着。”
杨大娘喜出望外,但还是推脱了一番,“哎呀,不过几个饼子的事儿,哪里值得你们惦记这么久,还带这些东西来!”
“大娘,对您来说许是只是几个饼子,对我来说,那几个饼子却帮了我大忙,这点东西实在算不得什么,您就收下吧,否则我良心难安啊!”
“那、那好吧!”杨大娘像是很无奈一样收下了东西,这都是县里的好东西咧,闻着就喷香的糕点,还有那么大一块肉!小孙子想吃肉许久了,这下可以好好祭一下五脏庙了!
杨大娘心里高兴,但还是觉得自己那五个饼子值不了这么些东西,就热情地留两人吃饭。
两人自是求之不得。
杨大娘立刻就让老杨头杀一只鸡,又道去田里把她大儿子儿媳喊回来,顺道摘一些菜回来。
郑立晏立刻询问自己能不能跟着去看一看,“我想让孩子认认菜长什么模样。”
杨大娘虽然疑惑教这么小的孩子认菜有什么用,但也没多说,许是人家读书人都是这么教孩子的呢?
“那走吧!”
杨大娘家离着村口近,离村里的地则有些距离。
小河村之所有叫小河村,是因为流经池定县的葫芦河经过了这个村子。
葫芦河并不像葫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也无人知晓了,反正大家都这么叫。
小河村在葫芦河的中段,往上走是大河村,往下走就是池定县。
郑立晏让琛哥儿架在自己脖子上,跟着杨大娘往地里走去,一路上还碰见了不少村里人。
各个都新奇地打量他们,有那直接地就抓着杨大娘问他们是谁。
杨大娘昂着下巴,“这是我家从县里来的亲戚。”说完还偷偷瞥了眼郑立晏两人,见他们都没反驳,腰板挺得更直了。
把人哄得一愣一愣的。
等他们走了,才啐了口痰,“就你们老杨家还能有县里的亲戚?”
郑立晏是真没在乎这些,他在观察小河村的土地庄稼。
如今在南部地区已有不少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两熟,育秧移植和早稻栽种的方式也不罕见,而北方碍于气候等原因,目前两年三熟都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勤劳的百姓们也有自己的智慧。
每年麦子收获后,也不会将土地白白荒废着,田里还会种一些其他作物,比如萝卜1、菠菜2、莴苣3等。像萝卜这些还好,多数人家里都会留点自己吃,但像菠菜莴苣这样的新鲜蔬菜,农户们都舍不得吃的,都是要拿到县里集市上去卖。
“大娘,我去岁去了一趟南边,我看他们那边的地里,十月份还种着稻呢?咱们怎么不种啊?”他试探问道。
说到这个杨大娘也叹气,“我们也想种啊,可咱们小河村……不止小河村,这周边的村落,地都不行了,一年能中出一茬就不错了!”
“这是为何?是这地里的肥力不行了么?”
“这就说来话长了,你是外地的,不知道,早十多年前,县里一个姓王的地主老爷,不知是听了哪方骗子牛道士的话,将我们这十里八荒的地都租了去,结果一把大火,烧了好些天,这地里的庄稼全给烧没了不说,差点连我们住的房子都给烧了!”
“虽然最后也赔了银子,但这地啊,慢慢地就不行了!真是作孽啊!”
“现在每年,产量起不来,官府的税还得照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杨大娘满脸苦涩,“我们小河村,世世代代都是种田的,每年看着收上来就几百斤粮食,心里慌啊!”
“我家里二儿子小儿子,都送出去了,一个送去学木工活儿,一个送到官爷府里做小厮,总得有活路不是,否则连徭役钱都凑不齐。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他们娶上媳妇咯!”
只种田,哪够一家人活下去啊!总不能看着辛苦生下来的儿子被拉去充军吧?
郑立晏宋嘉然听了她的话,心里满是叹息。
亡,百姓苦;兴,百姓苦4。
他们享受惯了富贵荣华,此时见到世间大多数人的生活,竟有一种踏入真实人间的感觉。
很快,一行人走到了杨家所属的田埂里。
郑立晏远远望见,地里一个人赶着两头牛,两头牛正在犁地。另一个则是弯着腰在做些什么。
“大树!大树媳妇!”杨大娘冲着地里的人喊道。
其他地里也有人抬起头来,往他们这个方向看了一眼,又埋下头去苦作。
唯有杨家地头里的两人听到声响走了过来。
“娘,您咋来了?”问话的是大树媳妇,脸若圆盘皮肤黑红的姑娘。
“家里来了贵客,我来摘点菜,今天你们先别弄了,让大树把牛还了,回去帮他爹杀鸡去,你也帮着我把饭做了。”杨大娘边说边下了地去摘菜。
这又是杀鸡又是摘新鲜菜的,得是啥贵客啊?
大树媳妇瞅了郑立晏两人半晌,心里有疑惑,面上却仍带着笑,向两人问了好,跟着杨大娘去摘菜了。
杨大树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也不善言辞,见琛哥儿好奇地扒拉地上的狗尾巴草,他就帮着拔了一根递给他。
琛哥儿开心地笑,杨大树看着也憨笑了起来。
郑立晏却注意到了那两头牛拉着的犁。
没记错的话,这不是曲辕犁吧?看着还是像直辕犁。
难道现在还没有曲辕犁吗?
他就问杨大树,“杨大哥,我好像在哪见过,这犁架没这么长啊?看着也比这个大些。”
杨大树一头雾水 ,“一直都是这样的啊?”他挠了挠脑袋,“许是小兄弟你见多识广,别的地方有不一样的吧?”
郑立晏笑着点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杨大娘很快摘了菜回来,带着一伙人又回了杨家,灶台子上热火朝天,小鸡炖蘑菇、凉拌莴苣、生烫菠菜、炒鸡杂,牛肉汤……杨家人拿出了最大的热情招待两人,这伙食,便是过年的时候也就这样了。
杨家的小孙子从外面玩完回来就乐疯了,闻着香味使劲流哈喇子。
郑立晏和宋嘉然两人也难得地尝了一次地道的农家乐。
等到走时,杨大娘还热情地表示欢迎他们下次再来。
一转身,就看见小孙子迫不及待地拆了糕点的油纸,她还来不及骂,就见大儿媳惊呼,“娘,你快来看!”
杨大娘走过去,那油纸里隔着一层还包了一团东西,里面竟是五个二两的碎银!还有一把小小的平安银锁!
“这银锁,也值七八两了吧?”大树媳妇惊叹。
乖乖,这两位贵客到底是何方神圣啊,这一出手就是快二十两银子!
杨大娘瞬间就落下泪来了,“这怎么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不过就是五个野菜饼子罢了,哪里值这么多!
“奶,我能吃这个糖糕了吗?”小孙子天真地问她。
“你吃,你吃!”杨大娘捻了一块喂到他嘴里,“甜不甜?”
小孙子连忙点头,“甜!特别甜!比孙二丫家过年时从县上待会来的糖糕还要甜!”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的糖糕!
杨大娘哭笑不得,对大树媳妇道:“你去找根红绳子来,把这平安锁穿了,给狗娃戴上。”
大叔媳妇大惊,“娘,狗娃还小呢,哪能戴这么贵重的东西?”
杨大娘不容她质疑,“人家特地送这锁,就是为了保狗娃平安的!戴着贵人送的锁,咱们狗娃以后说不定也能中秀才呢!”
中秀才啊,没有母亲不望子成龙的,大叔媳妇一听,也不反驳了,立刻就进屋找红绳。
杨大娘将那几个碎银好好收了起来,浊泪直流,有了这些银子,老二老三都能娶着媳妇了!
回了池定县的第二天,郑立晏开始露面了。
与衙门众人一见面,二话没说,先撸了仇县尉的官,并说了一大串人名,全是靠着仇县尉混进衙门或者守卫队的,平日里没少欺凌老弱,顶着仇县尉恐惧愤恨的眼神,郑立晏将这些人一股脑的抓进了牢里,表示先关上十天半个月再说。
这一通操作下来,县丞主簿等人顿时没了声。
郑立晏也不管他们,他先是派了鹦鹉,让他去一趟桂州,塞给他一张图纸,让他去桂州找这种名为“占城稻”5的稻种。
又让人去找到了杨大娘家的二儿子,在跟着木工学技术的那个,给了他几句提示,让他想办法把直辕犁的直辕改成短曲辕,等他好不容易改好了,再继续挑毛病,又要求把犁架改短,再加犁评、犁壁等物。
做这些的同时,派人在池定县范围内收集有机肥(人畜尿肥、沤肥等)、豆物,并且大量收购秸秆,成吨的秸秆堆满了县衙的仓库。
再下了指令,征用小河村的土地为试验田,雇佣小河村村民为试验田农工,工钱诱人。
在全县百姓被这位新来的知县大人的动作搞得不明所以的时候,郑立晏的奏折也快马加鞭地送到了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