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
作者:
君不贱 更新:2022-08-26 18:17 字数:6046
“是人名!莫愁湖的主人!”
☆、第二十六章 天下公道
越千玲的注意力还在萧连山的身上,很好奇他是怎么会知道这个地名的,萧连山告诉我们,他团长就是金陵人,之前听团长讲过关于家乡的莫愁湖,所以萧连山看见对联能立刻想到莫愁湖。
事实上或许只有他才会想到,因为萧连山这个人简单,我和越千玲一直想着明十四陵如此重要,线索也应该深奥难明才对,却忽略了最直接浅显的东西。
“不对啊,我听团长说莫愁湖就是一个湖,因为莫愁女而得名,但团长没说这莫愁湖还有主人啊。”萧连山抬头问我。
“一笑赐封湖山候,这里说的并不是赏赐朱爷先祖侯爵之位,而是说朱元璋把莫愁湖赏赐给了另一个人,这是一语双关啊。”我笑了笑又重新坐下平静的回答。“莫愁湖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主人的。”
“是徐达!”越千玲在旁边恍然大悟的说。
“对!就是这位出将入相的中山王!”我点点头。
“徐达我倒是知道,我也听团长说过,是朱元璋手下骁勇善战的大将,可徐达和莫愁湖有什么关系?”萧连山问。
“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明太祖评价他为,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我不慌不忙对萧连山说。“徐达除了军事才能非凡外,自小聪明过人,且善于象棋,幼有象棋神童之美誉。”
“徐达和莫愁湖的渊源就和象棋有关,这里面还有一段典故,你也别问雁回哥了,我来告诉你吧。”越千玲接过我的话对萧连山说。“莫愁湖,六朝时称横塘,在宋、元时即有盛名,明朝定都金陵后更盛极一时,明太祖和徐达在莫愁湖弈棋,徐达棋艺超群而每与太祖对弈徐恐犯欺君罪,均伴以失子而告终,太祖深知其秘而不责,一日,二人复来此对弈,朱示徐尽使棋艺以决高低。此局自晨弈至午后胜负未决,时太祖连吃徐方二子,自以胜券在握,徐请太祖细看全局,朱元璋至徐达一侧细观,始见徐以棋子巧布万岁两字,至此朱元璋始服徐达棋艺实较已为高,乘兴将莫愁湖赐与徐达。”
“原来徐达就是莫愁湖的主人。”萧连山恍然大悟的说。
本来萧连山误打误撞帮我们解开对联的秘密,我应该高兴才对,可越千玲给萧连山讲这个典故的时候,我一直皱着眉头坐在沙发上默不作声。
“你怎么了?”越千玲说完或许是发现我没声音好奇的问。
“朱元璋留下的线索是徐达,这位中山王一生功勋显赫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朱元璋却偏偏用莫愁湖来暗示徐达,想必明十四陵的线索和徐达以及莫愁湖有关。”我想了想声音低沉的说。“可是唯一能把徐达和莫愁湖连在一起的就只有胜棋楼……”
“胜棋楼又是什么地方?”萧连山问。
“徐达在莫愁湖胜了明太祖,朱元璋将莫愁湖赐给徐达,并在此建一座豪华的亭楼,名胜棋楼。”我若有所思的回答。
“我知道你担忧什么,胜棋楼之前我去金陵的时候去看过,是明清风格的二层楼房,青砖小瓦,洪武年问建,复建于清同治十年,因数度遭洪水与战争以及白蚁蛀蚀损坏,后来重建,不过因为明史里没有相关记载,所以重建的时候无从查证,现在的胜棋楼估计已经不是当年原貌。”越千玲对我说。
我点点头默不作声的叹口气说。
“我的确是担心这个,如果朱元璋要是把线索留在胜棋楼的话,恐怕这条线索就断了,还有另一件事我也想不明白。”
“既然都解开了对联的秘密,你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
“横批那句话,天下公道,就算前面两句指的是徐达和莫愁湖,那横批又是什么意思。”
“哎,你们这样想能有什么用,既然都提示线索在莫愁湖,反正金陵离这里也不远,我们现在就去,或许还能在莫愁湖有所发现呢。”萧连山一本正经的说。
我和越千玲想想也对,顾安琪宣传我们要修墓地的事才十多天,秋诺一时半会儿估计还想不到,这段时间难道空闲,我让越千玲去告诉顾安琪,我们想出去走走,然后第二天就去了金陵。
金陵是六朝古都人文景致和京兆颇有相似,如果不是有事真想好好留在这里观赏几天,一到金陵我们就马不停蹄直奔莫愁湖。
莫愁湖在素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的秦淮河旁边,是江南古典名园,为六朝胜迹,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之称,园内楼、轩、亭、榭错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间,湖水荡漾,碧波照人。
我们没在里面湖光山色逗留,直接去了胜棋楼,这栋久负盛名的楼坐北朝南,是一座古朴的两层建筑,楼下陈列着名人字画,楼上悬挂着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达弈棋的画像。
我们围着胜棋楼走了一圈,楼上楼下所有地方都看了一遍,这座明代风格的古楼果然是重建过,之前的原貌已不复存在,不过我想了想,从朱元璋之前留线索的方式来看,他几乎把所有因素都考虑到了,当然这栋胜棋楼或许会毁坏他也应该能想到。
所以我确信线索不应该留在胜棋楼上,可整整大半天我们也没能看出与众不同的地方,我甚至特意看过这里的风水,但并没什么联系。
从楼上下来越千玲说有些累,我选了胜棋楼旁边湖中一处凉亭坐下来休息。
“又开始了,之前找明十四陵,就因为那些线索,没被少折腾过,这朱重八也太会折磨人。”萧连山擦着额头的汗水说。
“明十四陵对朱元璋来说关系江山社稷,他当然会小心谨慎。”越千玲笑了笑对萧连山说。“要是换了你当皇帝,估计比他还折腾呢。”
“既然这胜棋楼没有什么发现,问题又回到最开始上,朱元璋为什么要在对联里提及徐达和胜棋楼,这一人一楼之前有什么关联呢?”我坐在亭子里看着对面的胜棋楼喃喃自语。
萧连山还在想着越千玲之前的话题,居然还很认真的回答。
“我真要是朱元璋,折不折腾我不知道,不过这个徐达我是非杀不可。”
“啊?!”越千玲和我都没想到萧连山会说出这样的话,都好奇的看着他。“你不是向来尊崇领兵之人嘛,这徐达可是帮朱元璋平定天下之人,能征善战的大将军,你怎么会想着要杀他啊?”
“如果我是朱元璋,徐达明明能赢我,却故意输给我,这样的人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既然要让我赢,就让到底,居然还敢卖弄摆出什么万岁,这说明徐达不但欺君而且犯上,这样的人留着不杀早晚要出事。”萧连山不以为然的说。
“就你这样子和想法千万别当帝王,当了也是昏君,不知道多少忠臣良将要死在你手上,徐达是故意输给朱元璋,那叫谦……”
“杀徐达!”我忽然皱起眉头打断越千玲没说完的话,意味深长的说。“还别说,连山这话真提醒了我。”
“提醒你什么了?”
“朱元璋为什么没杀了徐达?”
“……”越千玲一愣很诧异的看着我惊讶的问。“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徐达啊?”
“其实连山说的还真不全错,我要是朱元璋……徐达这个人留不得。“
“啊!你……你也要杀徐达?!”越千玲更加吃惊的盯着我。
“不是我要杀徐达,这是帝王之术,坐到九五之尊位置上后,很多事已经不是对与错可以解释的,朱元璋夺江山前前后后用了十六年,常年兵戈下来朱元璋身边全是一群骁兵悍将,而徐达能被朱元璋拜大将军,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就不难看出徐达在朱元璋心目中的位置。”我拧开越千玲给我的水不慌不忙的说。
“那也只能说明徐达能力卓越,身边有这样的人才辅助,朱元璋应该高兴才对。”越千玲据理力争。
“你这话也没错,不过要分时间,打天下徐达当然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否则朱元璋也不会称其出将入相,意思就是说徐达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宰相,可见徐达文武双全。”我喝了一口水平静的说。“徐达深通谋略,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在朱元璋心目中,当时天下第一是北元名将王保保,可最终徐达是打败了此人。”
“天下第一都让徐达打败了,那就是说其实徐达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啊。”萧连山说。
“打天下的时候身边有一位天下第一的帅才是件美事。”我深吸一口点点头回答。“可是江山平定以后,朱元璋是天下第一人,但有徐达在,他这个九五之尊未必坐得舒坦。”
☆、第二十七章 丹书铁券
“功高盖主。”越千玲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你这样说我有些明白,朱元璋在或许还能压住徐达,但如果他不在了,徐达就变成真正天下第一,他就是想要自立为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奇怪的是……”我揉了揉额头诧异的说。“朱元璋最后大批诛杀功臣,却唯独没有杀徐达,这是为什么?”
“哥,谁说朱元璋没杀徐达,说书的不是说,徐达背上长了毒疮,忌吃蒸鹅,朱元璋便派人慰问徐达,并且御赐蒸鹅一只,徐达明知道不能吃蒸鹅,但不得不吃,当着使者的面把蒸鹅吃干净,当晚,徐达就毒发而死。”
“这是野史,不过坊间这个版本倒是流传很广。”越千玲说。
“这不可能,都是后世杜撰出来。”我想都没想摇头否定。“一代帝王要杀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必搞这么多花样,这样一来反而让朱元璋背千古杀忠良的骂名,何况朱元璋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胡惟庸和蓝玉一案,朱元璋前前后后杀了十四年,几乎将明初的开国功臣诛杀殆尽,受株连被杀者有四万五千余人,朱元璋朱笔下面就四个字,谋逆造反,他真要杀徐达还需要赐鹅。”
萧连山喝了口水,也回头看看胜棋楼大为疑惑的问。
“那就奇怪了,朱元璋诛杀功臣是为后代扫平障碍,可为什么偏偏不杀天下第一的徐达呢?”
徐达谨慎所谓伴君如伴虎,他应该也知道朱元璋的个性,所以在朱元璋面前慎言慎行,到后来甚至连话都不说,因为他深知说多错多的道理。”我指着对面的胜棋楼不慌不忙的说。“可在这莫愁湖,生性沉稳谦卑的徐达也有骄矜的一面,居然摆下万岁局虽是博得太祖龙颜大悦,但不难看出徐达最终还是触及了朱元璋多疑猜忌的底线。
一笑赐封湖山候。
这话真正的意思或许应该是朱元璋已经笑中起杀机,赏赐莫愁湖和胜棋楼只是试探徐达,以徐达的谨慎断不会要,可最终他还是要了,官场如棋局,荣辱祸福,瞬息万变。
棋何能胜,因残棋误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输。
徐达赢了棋局,却输了朱元璋对他仅存的信任。
想到这来我重新拿出抄在纸上的对联,目光落在横批的那句话上。
“天下公道……或许朱元璋为什么没杀徐达的原因就在这四个字里面。”
“天下,哥,我想起来了,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在慈恩寺地宫里面,曾经看见过三支箭,当时你告诉我们,这三支箭让朱元璋称帝!没有这三支箭,朱元璋建立不了大明!”
“对啊,那三支箭是兵符,统兵大将正是徐达,朱元璋将手中兵马交予徐达节制,平定天下后,徐达折断三支箭,形同于毁掉兵符,也表示自己并无二心……”我说到这来忽然愣住,再看看手里的横批喃喃自语的说。“这难道就是天下公道的意思?!”
“对啊,九龙公道杯是寓意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徐达折断三支箭形同交出天下,知足者水存所以朱元璋诛杀那么多功臣唯独没杀徐达。”越千玲眼睛一亮很欣喜的说。“而徐达在这莫愁湖一时失态忘了君臣之间的底线,不但骄矜摆下万岁局,而且还接受了莫愁湖和胜棋楼,贪心者水尽……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也到此为止了,这就是天下公道的真正意思。”
到现在我们算是真正解开两句对联和横批的含义,可是我还是不明白朱元璋既然是想留明十四陵的线索,怎么会牵扯到徐达身上,对徐达信任与否又和明十四陵有什么关系?
“如果按照你们这么说,我还是有件事不明白。”萧连山一本正经的样子。
“什么事你不明白?”我喝了一口水问。
“朱元璋诛杀忠臣是因为对他们不放心,既然徐达在莫愁湖赢了棋,输了信任,可为什么朱元璋到最后都没杀他呢?”
“对啊,封赏莫愁湖给徐达的时候,还没肃清胡惟庸和蓝玉,如果朱元璋已对徐达起了杀心,为什么在后来的胡蓝之狱里并没牵连徐达呢?”越千玲也大为不解的问。
“这个我也想不明白,朱元璋留下线索是让后世帝王明白,徐达是可以杀,但他却没有杀,至于为什么没杀徐达的原因,或许才是明十四陵真正的线索!”我想了想很冷静的说。
“这个徐达还真是命大啊,都这样了朱元璋也没杀他,就他这样就是有免死金牌也保不住啊。”萧连山淡淡一笑说。
“你还别说,徐达还真有免死金牌。”越千玲喝了一口水回答。
“徐达有免死金牌?”萧连山好奇的问。
“明史里记载,洪武二年朱元璋封功臣,定制丹书铁券,其制如瓦,就是说样子像明代的瓦片。”越千玲毕竟是学考古的,对明史看来相当熟悉。“我记的原文是这样说的:外刻履历、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镌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焉。三年,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铁券。”
“别文绉绉的,你还是简单点告诉我,这后面几句是什么意思。”萧连山问。
“就是说,丹书铁券的反面铭刻个人生平和功勋,正面铭刻赦免的次数,字体是用纯金漆刻,一共准备了九十七副,分左右两边,左边给有功之臣,右边存在内府,如果需要用的时候,两者合在一起,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赏功臣,一共三十四赐丹书铁券。”越千玲心平气和的给萧连山解释。
“徐达真有免死金牌!”萧连山很意外的瞪大眼睛。
“他不光是有,而且免死两次,儿子还能免死一次。”越千玲回答。
“有这玩意当然死不了,犯错了把免死金牌拿出来,谁还敢杀啊。”
我淡淡一笑,转头看着萧连山说。
“看来你还是不明白朱元璋赏赐这些丹书铁卷的真正意思。”
“赏赐免死金牌还能有其他意思?”萧连山疑惑的看着我。
“千玲,你对明史应该很了解,你给连山说说,这些拿到免死金牌的功臣最后都是什么结局。”我对越千玲笑了笑。
“李善长,免死铁券2张,己身免死两次,子免死一次,最后全家七十余人同时处死,蓝玉,世袭免死铁券一张,结局是灭门,株连一万五千余人死……”越千玲转头对萧连山很淡定的说。“太多了都不用详说,反正最后就一个字,死,朱元璋一共封赏了三十四家丹书铁券,幸免于难的只有两家。”
“啊,这不是扯淡嘛,给了免死金牌一点用都没有,翻脸照杀无误,这算什么免死金牌啊。”萧连山大吃一惊的说。
“这群功臣平日都是战战兢兢恪尽职守,可一旦有了丹书铁券,就认为有了护身符,不知不觉中会变得的有恃无恐,这就是朱元璋赏赐丹书铁券真正的用意,这群功臣如履薄冰的时候不会犯错,但是松懈下来朱元璋要找一个诛杀的理由就简单多了。”越千玲淡淡一笑回答。
我点点头,正想说话忽然想起刚才越千玲说的一句话,愣了一下皱着眉头说。
“不是两家,是三家!所有得到丹书铁券最后没被诛杀的除了华高和汤和外,还有徐达!”
我连忙走到亭子外看着对面的胜棋楼恍然大悟的说。
“徐达在莫愁湖并不是让朱元璋龙颜大悦,是让朱元璋起了杀心,而朱元璋留下对联是想告诉后世帝王,不杀徐达是因为天下公道,因为徐达有丹书铁券,免其一死。”
“可这和明十四陵有什么关系呢?”越千玲疑惑的问。
“你们怎么还不明白,朱元璋留在对联里关于明十四陵的线索就是赏赐给徐达的丹书铁券!”我兴奋的大声说。